亲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个离不开网络的年代,那些年我们是如何让电脑连接上互联网的呢?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那些老式电脑上网都需要哪些“神器”吧!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的电脑还是又大又笨重的家伙,而上网的方式也和现在大不相同,想要让电脑连上互联网,首先你得有一台电脑,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不过,别以为有了电脑就能直接上网,接下来要说的这些设备,才是让你畅游网络世界的关键。
你需要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这可是那个时代的“网红”设备,它的作用就是将电话线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电脑能理解的数字信号,那时候,上网的速度可谓是“龟速”,最快也就56Kbps,而且一上网电话就占线,真是让急性子的人捉急。
你需要一根电话线,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安装有固定电话,所以这根电话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将电话线插入调制解调器,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设置,你就能听到那熟悉的“拨号音”了。
光有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还不够,你还需要一个账号,那时候,上网可不像现在这样随意,你得向电信运营商申请一个账号,才能正式接入互联网,记得那时候,很多人家里都有一本厚厚的电话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各种电话号码和上网账号。
一切准备就绪后,你就可以打开电脑,运行拨号软件,输入账号和密码,开始连接互联网了,那时候,电脑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进度条,伴随着“嘀嘀嘀”的声音,让人充满期待。
终于,当你看到屏幕上出现“连接成功”的字样时,恭喜你,你已经成功接入互联网了!你就可以尽情地浏览网页、聊天、发邮件,甚至下载一些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软件了。
不过,那时候的互联网世界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由于带宽限制,网页基本都是文字为主,图片都是“奢侈品”,那时候,最受欢迎的网站莫过于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后来的腾讯、等巨头。
除了以上这些设备,你还需要一台显示器、一个键盘和一个鼠标,那时候的显示器还是厚重的CRT显示器,体积庞大,分量十足,而鼠标和键盘也是又大又重,远没有现在这样轻便。
回顾那段岁月,虽然上网设备简陋、速度缓慢,但那时候的我们对互联网充满好奇和热情,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迈入了光纤时代,上网速度实现了质的飞跃,那段老式电脑上网的时光,依然让我们怀念不已。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吧!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网络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