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中,职工养老保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参保人员来说,缴费年限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到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职工养老保险交15年和20年究竟有哪些区别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国职工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也就是说,缴费年限越长,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缴费金额的区别
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通常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8%,假设某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参保人员工资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倍。
1、缴费15年的情况:每月缴费金额为5000元×8% = 400元,一年缴费金额为400元×12 = 4800元,15年累计缴费金额为4800元×15 = 72000元。
2、缴费20年的情况:每月缴费金额同样为400元,一年缴费金额为4800元,20年累计缴费金额为4800元×20 = 96000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缴费20年的参保人员比缴费15年的参保人员多缴纳24000元。
个人账户累计金额的区别
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累计金额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个人缴费部分,二是单位缴费部分(单位缴费部分通常为个人缴费的3倍左右)。
1、缴费15年的情况:个人账户累计金额为72000元(个人缴费部分)+ 216000元(单位缴费部分)= 288000元。
2、缴费20年的情况:个人账户累计金额为96000元(个人缴费部分)+ 288000元(单位缴费部分)= 384000元。
由此可见,缴费20年的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累计金额比缴费15年的参保人员多96000元。
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区别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主要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根据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算,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
2、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和预期领取年限计算。
以下是简单的计算示例:
1、缴费15年的情况:假设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为6000元,则基础养老金为6000元×(1+15/30)×1% = 3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88000元/139(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 2086元,每月领取养老金总额为300元+2086元 = 2386元。
2、缴费20年的情况:基础养老金为6000元×(1+20/30)×1% = 4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84000元/139 = 2755元,每月领取养老金总额为400元+2755元 = 3155元。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缴费20年的参保人员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比缴费15年的参保人员多770元。
其他方面的区别
1、养老金调整:在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中,缴费年限长的参保人员通常会有更多的调整额度。
2、养老金领取年限:由于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累计金额越多,因此在相同领取水平下,缴费20年的参保人员可以多领取几年养老金。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15年和20年的主要区别在于缴费金额、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和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多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参保人员尽量延长缴费年限,以获得更高的养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