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是由政府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社保征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社保由税务局征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呢?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我国社保制度建立以来,社保费的征收工作主要由社保部门负责,由于种种原因,社保费征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征收效率低、征收成本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决定将社保费征收职能划转到税务局。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下面,我们来看看社保由税务局征收的具体原因和优势:
一、提高征收效率,税务局具有较为完善的征管体系,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保费的征收效率,税务局在征收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情况,有利于确保社保费的应收尽收。
二、降低征收成本,社保部门征收社保费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税务局在征收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征管资源,降低征收成本。
三、统一政策执行,社保由税务局征收,可以确保各项社保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执行,避免因地方政策差异导致的社会保险待遇不公平现象。
四、增强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社保由税务局征收后,可以更好地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有利于增强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好的保障。
以下是社保由税务局征收后的一些具体影响:
一、企业负担加重,在税务局征收社保费之前,部分企业存在逃费、欠费现象,征收职能划转后,企业必须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二、参保人员权益得到保障,社保由税务局征收后,企业欠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利于确保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
三、征管手段更加丰富,税务局征收社保费时,可以采取多种征管手段,如查封、扣押、拍卖等,确保社保费的应收尽收。
社保由税务局征收是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这一改革举措有利于提高社保费征收效率、降低征收成本、统一政策执行、增强社保基金可持续性,从而更好地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关注企业负担加重等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政策,确保社保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