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什么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社保,即社会保险,是我国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实现社会公平,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方面,社保与养老保险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将详细为大家介绍。

我们要明确社保是一个大的概念,涵盖了多种保险类型,而养老保险只是其中的一种,养老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在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使其老有所养,以下是社保与养老保险的具体区别:

1、保障范围不同

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保障范围较广,涉及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养老保险仅针对退休后的养老问题,保障范围相对较窄。

2、参保对象不同

社保的参保对象包括全体公民,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参加,而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随着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群体被纳入养老保险的范畴。

3、缴费比例不同

社保的缴费比例由各险种缴费比例组成,其中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最高,以我国为例,目前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28%,其中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而社保的其他险种缴费比例相对较低。

4、享受待遇不同

社保是什么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社保的待遇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的保障,而养老保险的待遇仅限于退休后的养老金,养老金的多少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有关。

5、政策依据不同

社保的政策依据包括《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多部法律法规,而养老保险的政策依据主要是《社会保险法》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等。

以下是关于养老保险的一些详细知识点:

1、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的领取条件

参保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领取养老金: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社保是什么和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2)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

(3)办理退休手续。

3、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基础养老金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有关;个人账户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计发月数有关。

社保与养老保险在保障范围、参保对象、缴费比例、享受待遇和政策依据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社会保障制度,为自己和家庭提供有力保障,在日常参保过程中,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类型,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